本文转自:黄冈日报
黄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莎——
躬耕特教,守护折翼天使
2011年,刘莎从西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,2012年来到黄州区特殊教育学校,自此,她以专业的陪伴,护航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。从听障教育到智障康复,她用爱叩响一扇扇沉默的心灵,见证无数生命从无声世界走向广阔天地。
初入校园时,硬件简陋、条件有限,她因老校长一句“这些孩子真的需要你”而选择留下。担任听障班班主任期间,她成为许多留守儿童的“校园妈妈”。学生小琴需连续半个月赴医治疗,她每日利用午休陪同;学生小顺敏感自卑却热爱羽毛球,她联系专业老师辅导、陪其训练,最终小顺在省市级残运会屡获佳绩,并考入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。
最让她欣慰的是,这批学生多数考入大学。当他们返校用手语比出“老师,我们考上大学了”时,她热泪盈眶——这一刻,觉得所有的坚守都有了回响。
随着学校转型,刘莎迎难而上,承担起智障儿童言语康复和生活数学教学。在她的指导帮助下,12年未开口的唐氏综合征患儿成功喊出“妈妈”。基于这类语言康复实践,她主讲的《小鸽子生日派对——g发音训练》一课荣获“湖北好课堂”省级一等奖。她注重将抽象知识融入生活实践,所执教的《认识3》入选教育部部级精品课,成为黄冈特教领域重大突破。
此外,她还担任《黄冈新闻》手语主播,为银行、社区等开展通用手语培训,推动公共服务无障碍化,并获评“黄州区优秀残疾人工作者”。
14年来,刘莎从青年教师成长为副校长,编写多本校本教材、完成省级课题、指导青年教师竞赛获奖,荣获“黄冈市德育先进个人”“十佳师德标兵”“骨干教师”等称号。但她最珍视的荣誉,仍是孩子说出第一个词、学生学会基本技能及曾被认定“没有未来”的生命绽放光芒的时刻。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